即時新聞:
·年金改革/藍委杯葛 立院初審軍改案散會 (12:51)
·台美中/卜睿哲:解放軍演習也是向美傳遞訊息 (11:24)
·兩岸/鍾琴:喊台獨 請先辭閣揆 (10:47)
·兩岸/馬群傑:大陸軍演對賴的台獨說有針對性 (11:14)
·選戰/洪系蘇清泉何以獲徵召再戰潘孟安 (11:07)
·兩岸/桃園青農吳成富:大陸招手薪水隨便我們開 (11:08)
·選戰/侯友宜陸續拜會藍大老尋正藍認證 (11:07)
·選戰/綠議員陳志謀:賴清德若能贏柯 蔡就應提名 (11:03)
·本報特約--區域經濟/雄安創新發展之路 (10:36)
·本報特約--產業追蹤/大陸多路資本加快佈局無人駕駛 (10:37)
康健233期/四物湯人人都能喝?
http://www.cdnews.com.tw 2018-04-03 00:28:42
【作者/謝佳君】
四物湯流傳一、兩千年,一直以來被視為補血調經聖品,甚至有「理傷仙授方」之稱,透露古人神化這帖方劑、譽為仙人授予的處方;而且最初並非專門用來治療婦科,「理傷」顧名思義,許多補血、顧筋骨的藥都是以四物做底。
由此可知,四物湯不局限婦人食用,無論男女,都能飲用四物湯養血補身;甚至四物湯能因人、因時制宜,根據四季、個人體質增減處方。專家建議,只要經過醫師專業調配、搭配個人體質,人人都能喝四物湯養生。
加味四物湯多了哪幾味?
坊間現成的四物湯包分成「一般四物湯包」和「加味四物湯包」。一般四物湯包除了主要配方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熟地,通常只會再加枸杞、紅棗,讓味道更甘甜。
加味四物湯包則可能根據不同需求再加入其他配方。像是補氣會再加黃耆、黨參;若要顧筋骨,可能會加骨碎補、杜仲或狗脊;若要溫通經絡、或容易怕冷,可以加桂枝、桂皮,也會讓四物湯更有香氣;假使脾胃不好、喝了四物湯容易腹瀉,則可以加白朮、茯苓;或者也可以加一些玉竹,讓味道更甘甜又潤燥。
中醫師陳玫妃指出,金朝醫學家劉完素最早在《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.婦人胎產論》中,結合《內經》的養生理論,提出根據季節特性加減調治四物湯。文中指出:「若春則防風四物,加防風倍川芎。若夏則黃芩四物,加黃芩倍芍藥。若秋則門冬四物,加天門冬倍地黃。若冬則桂枝四物,加桂枝倍當歸。」
經期、子宮肌瘤、感冒,能吃四物湯嗎?
除了因時制宜的「四時增損法」,也可以根據個人體質調整配方:
●補氣│添加黃耆、黨參、人參
中藥商范綱軒表示,四物除了補血的4樣基本藥材,也可添加3種常見的補氣配方,包括黃耆、黨參或人參,透過「補氣造血」,讓氣色更紅潤、精神飽滿。假使容易疲勞,可再加一些杜仲補腎氣;因疲勞引起的頭痛、頭昏,則可以多放一些川芎活血。
●經期活血│添加紅花、益母草、桃仁;忌補氣藥材
一般來說,如果女性生理期容易疲勞、經血不足,月經期間可以食用四物湯補血;假使經期不順,可以再加一些活血藥材如紅花、益母草、桃仁等,幫助子宮收縮。
四物湯流傳一、兩千年,一直以來被視為補血調經聖品,甚至有「理傷仙授方」之稱,透露古人神化這帖方劑、譽為仙人授予的處方;而且最初並非專門用來治療婦科,「理傷」顧名思義,許多補血、顧筋骨的藥都是以四物做底。
由此可知,四物湯不局限婦人食用,無論男女,都能飲用四物湯養血補身;甚至四物湯能因人、因時制宜,根據四季、個人體質增減處方。專家建議,只要經過醫師專業調配、搭配個人體質,人人都能喝四物湯養生。
加味四物湯多了哪幾味?
坊間現成的四物湯包分成「一般四物湯包」和「加味四物湯包」。一般四物湯包除了主要配方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熟地,通常只會再加枸杞、紅棗,讓味道更甘甜。
加味四物湯包則可能根據不同需求再加入其他配方。像是補氣會再加黃耆、黨參;若要顧筋骨,可能會加骨碎補、杜仲或狗脊;若要溫通經絡、或容易怕冷,可以加桂枝、桂皮,也會讓四物湯更有香氣;假使脾胃不好、喝了四物湯容易腹瀉,則可以加白朮、茯苓;或者也可以加一些玉竹,讓味道更甘甜又潤燥。
中醫師陳玫妃指出,金朝醫學家劉完素最早在《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.婦人胎產論》中,結合《內經》的養生理論,提出根據季節特性加減調治四物湯。文中指出:「若春則防風四物,加防風倍川芎。若夏則黃芩四物,加黃芩倍芍藥。若秋則門冬四物,加天門冬倍地黃。若冬則桂枝四物,加桂枝倍當歸。」
經期、子宮肌瘤、感冒,能吃四物湯嗎?
除了因時制宜的「四時增損法」,也可以根據個人體質調整配方:
●補氣│添加黃耆、黨參、人參
中藥商范綱軒表示,四物除了補血的4樣基本藥材,也可添加3種常見的補氣配方,包括黃耆、黨參或人參,透過「補氣造血」,讓氣色更紅潤、精神飽滿。假使容易疲勞,可再加一些杜仲補腎氣;因疲勞引起的頭痛、頭昏,則可以多放一些川芎活血。
●經期活血│添加紅花、益母草、桃仁;忌補氣藥材
一般來說,如果女性生理期容易疲勞、經血不足,月經期間可以食用四物湯補血;假使經期不順,可以再加一些活血藥材如紅花、益母草、桃仁等,幫助子宮收縮。
【中央網路報】
版權 © 2006 中央網路報 版權所有 用戶條款 隱私權聲明
地址: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:886-2-27781628
E-mail:editor@cdnews.com.tw 傳真:886-2-27786855
法律顧問: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
此網站支援IE5.5+或Firefox瀏灠器。
地址: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:886-2-27781628
E-mail:editor@cdnews.com.tw 傳真:886-2-27786855
法律顧問: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
此網站支援IE5.5+或Firefox瀏灠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