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時新聞:
·朝鮮風雲/韓朝首腦將舉行兩場會談 會後簽協定 (13:26)
·年金改革/藍委杯葛 立院初審軍改案散會 (12:51)
·台美中/卜睿哲:解放軍演習也是向美傳遞訊息 (11:24)
·兩岸/鍾琴:喊台獨 請先辭閣揆 (10:47)
·兩岸/馬群傑:大陸軍演對賴的台獨說有針對性 (11:14)
·選戰/洪系蘇清泉何以獲徵召再戰潘孟安 (11:07)
·兩岸/桃園青農吳成富:大陸招手薪水隨便我們開 (11:08)
·選戰/侯友宜陸續拜會藍大老尋正藍認證 (11:07)
·選戰/綠議員陳志謀:賴清德若能贏柯 蔡就應提名 (11:03)
·本報特約--區域經濟/雄安創新發展之路 (10:36)
一季度大陸物價運行穩定 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環境
http://www.cdnews.com.tw 2018-04-17 12:00:30
![]() |
(資料照片) |
人民日報報導,價格反映供需關係,是國民經濟發展的“晴雨錶”。今年以來,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,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逐漸理順重要領域價格形成機制,不斷優化高質量發展環境,市場供需保持基本平衡,物價運行總體穩定,既說明國民經濟總體運行較為健康,也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。
生產領域價格漲幅回落,多數行業價格較為平穩
總體看,PPI漲幅有所回落。一季度,PPI比去年同期上漲3.7%,漲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2.1個百分點,其中,3月PPI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.6個百分點。國家統計局城市司有關負責人分析,一季度PPI漲幅屬於從高位正常回落,漲勢趨於平穩。從影響價格上漲的因素看,一方面去產能、調結構、提升供應質量取得明顯成效;另一方面宏觀經濟穩中向好,投資和消費需求保持較快增長,供需關係不斷改善。
分行業,多數工業行業價格漲勢平穩。一季度,在調查的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,32個行業產品價格上漲。其中,漲幅超過10%的有5個,漲幅居於3%—10%之間的有9個,漲幅低於3%的有18個。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、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、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、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、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等大宗商品價格雖有所上漲,但與去年四季度相比,漲幅均回落。供需格局的積極變化為企業效益提高創造了良好條件,今年前兩個月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18.1億元,同比增長16.1%。
消費領域價格漲幅雖有所波動,但較為溫和
與去年同期相比,今年以來CPI月度漲幅有所波動,但總體平穩。一季度,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.1%,延續了溫和上漲態勢。其中,1月至3月份分別上漲1.5%、2.9%和2.1%,漲幅有所波動,主要是食品價格變動所致。2月份,因為春節因素需求增加,但大範圍降溫和雨雪天氣影響供應,食品價格環比上漲4.4%;3月份,節後需求回落及天氣轉暖,供需關係調整,食品價格迅速回落,下降4.2 %。
從環比看,3月CPI由上月上漲轉為下降,主要也是受“節日因素”消退影響。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分析,首先食品價格節後回落較多,由上月上漲4.4%轉為下降4.2%,影響CPI下降約0.86個百分點。其中,鮮菜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14.8%和2.4%;豬肉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下降8.4%和3.2%;雞蛋價格下降9.2%。上述五類生鮮食品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.81個百分點。其次,節後集中出行減少,交通旅遊價格大幅下降,飛機票、旅行社收費和長途汽車票價格分別下降18.7%、11.7%和4.7%。再次,受大陸成品油調價影響,汽油、柴油價格分別下降2.6%和2.9%。此外,服裝換季,價格上漲0.7%;節後租房需求增加,帶動居住價格上漲0.2%。
國家統計局城市司有關負責人認為,非食品價格上漲略快,是消費結構升級的反映。一季度,非食品價格上漲2.2%,漲幅連續5個季度在2.2%—2.4%之間微幅變動。其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1.5%,服務價格上漲2.9%。隨著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,消費結構逐步升級,服務性消費需求顯著增長是服務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。一季度,家庭服務和旅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5.4%和4.1%,養老服務、郵遞服務和教育服務價格分別上漲3.5%、3.3%和2.7%。
近期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價格總體平穩
從農產品供給角度看,大陸現代農業生產提質增效,糧食生產連年豐收,大宗農產品供給充裕,能夠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;
從工業品供給角度看,無論是一般工業消費品,還是耐用消費品,都有較為充足的供給能力,特別是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,高檔工業消費品供給能力也在不斷提高;
從服務產品供給角度看,儘管是目前價格上漲較快的領域,也是需求潛力較大的領域,但供給能力也在不斷增強。
“儘管受當前國外經濟環境變化、大陸供需關係調整的影響,價格運行會出現一些波動,但近一個時期價格保持總體平穩是有基礎有條件的,也是有充足供給保障的。”該負責人說。(沈百川編)
【中央網路報】
版權 © 2006 中央網路報 版權所有 用戶條款 隱私權聲明
地址: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:886-2-27781628
E-mail:editor@cdnews.com.tw 傳真:886-2-27786855
法律顧問: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
此網站支援IE5.5+或Firefox瀏灠器。
地址: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:886-2-27781628
E-mail:editor@cdnews.com.tw 傳真:886-2-27786855
法律顧問: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
此網站支援IE5.5+或Firefox瀏灠器。